8月15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举行历史性会晤。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谈判,核心议题是乌克兰停火方案。特朗普暗示“领土交换”配资之家公司,普京要求承认俄控区主权,而乌克兰和欧洲则紧急划出红线,强调“寸土不让,乌方必须在场”。
阿拉斯加并非随机选择。1867年,沙俄因财政困境以720万美元将这片土地卖给美国。如今,俄媒解读称:“阿拉斯加峰会传递明确信号,领土可通过交易解决”。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:“阿拉斯加靠近俄罗斯,飞越白令海峡即可抵达,符合逻辑。”美方则借此展示对俄“冷静谈判”姿态,避开华盛顿的政治纷扰。伦敦国王学院教授指出:“在此会晤仿佛宣告,边界可以改变,土地可以买卖。”
据《纽约时报》和《华尔街日报》披露,普京向特朗普提出两阶段停火方案:立即冻结战线,乌克兰军队撤出顿涅茨克剩余据点,俄军停止推进;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整个顿巴斯地区(含卢甘斯克、顿涅茨克)的控制权。俄方仅愿“归还”少量边境缓冲区,如苏梅州部分区域。
战场数据显示乌克兰处于被动:俄军已控制乌东18.3%领土,在四州(卢甘斯克、顿涅茨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)掌握85%区域。仅7月,俄军又占领712平方公里土地,乌军反攻能力近乎枯竭。
面对美俄“私相授受”,泽连斯基紧急启动外交防御。他援引乌克兰宪法第73条“领土不可让渡”,公开声明不会将土地拱手让人,任何决定必须有乌克兰参与。8月9日,泽连斯基与英法德等六国领导人密集通话,促成欧洲发表联合声明。英法德意波芬六国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强调:乌克兰必须在场,禁止美俄单独交易;停火须先于领土谈判;任何协议须包含对乌安全保障。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:“欧洲安全不容牺牲,我们不是旁观者!”
特朗普的算盘清晰写在行动里。他急需兑现“百日停战”竞选承诺,扭转低迷支持率。8月8日,他宣称美俄“非常接近协议”,甚至暗示“领土交换能使双方受益”。他还希望甩掉援助包袱,美国对乌军援已超600亿美元,特朗普多次抱怨“欧洲搭便车”。私下,美方要求乌克兰用矿产收益(锂、稀土)的50%抵扣援助债务。选择阿拉斯加也隐含开发北极资源意图,美俄正磋商恢复俄罗斯天然气进口,并合作开发稀土,后者是特朗普“再工业化”战略的关键。
欧洲的焦虑源于两次“越顶外交”。2月,美俄外长在沙特利雅得密谈,排除欧洲;8月,阿拉斯加峰会再度复制该模式。德国防长警告:“领土让步等于投降!”波兰议员直言:“今天卖乌克兰,明天普京就打波兰”。但欧洲的团结暗藏裂痕:其联合声明中“乌克兰不会将俄罗斯未实际占领的领土交给俄方”的措辞,实已默认俄控区现状,较此前要求俄退出克里米亚的立场大幅倒退。
尽管领土问题难解,峰会仍可能达成三项技术性协议:空中停火,暂停无人机与导弹袭击,减少平民伤亡;开放扎波罗热等前线物资走廊,交换战俘;制裁部分松绑,美方或解除俄农产品出口限制,恢复SWIFT部分权限,换取俄方承诺不扩大军事行动。
程序正义成焦点。乌克兰坚持“无乌不议和”,俄方则要求“先美俄定框架,再邀乌执行”。若泽连斯基最终被排除在阿拉斯加会场外,等同于默许大国决定小国命运。欧洲联合声明本质是争夺话语权。若美俄在闭门会谈中敲定领土条款,欧洲将被迫承担后续制裁成本、难民安置及防务压力。
此刻,阿拉斯加不再仅是冰原之地,更成了大国交易的祭坛。而乌克兰的领土与主权配资之家公司,正在天平上颤抖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